•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2-06-23 10:02:16

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首先,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导出两个基本理论:

1、损则益(低洼的地方,大自然会将其填满。洼则盈)

2、益则损(过度尖锐的东西,时间久了必然消磨变钝。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老子原文: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然后根据这两个基础理论在推导出四个子理论:

1、损损则益

2、益损则益

3、损益则损

4、益益则损

1、4都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关于理论1,书上原文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些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句子;

关于理论4,书上原文有“道可道,非常道”、“美之为美,斯恶已”这些物极必反的句子。

关于2、3的道理书里最多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喜欢拿这两个道理并列比较。

比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益损则益),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损益则损)。

知不知,尚矣(2),不知治,病已(3)。

……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老子最欣赏理论2、其次是理论1,老子不喜欢理论3,最讨厌理论4。

益、损 只是一个公理,其实可以用任何两个矛盾体替换这两个词。

比如用“智”、“愚”替代:

老子的哲学思想_老子的无为而治哲学_哲学题 老子 客观唯心主义

1、大愚若愚则智

2、大智若愚则智

3、大愚若智则愚

4、大智若智则愚

理论1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准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定位比较客观,所以也算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所以无可厚非,值得鼓励。

理论2可以理解为明明是一个聪明人却不显露自己的聪明,甘于成全别人,这样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理论3可以理解为一个知识储备还比较少的人总爱假装自己很博学老子的哲学思想,这叫德不配位,能力不够。最终会被人打脸的。

理论4可以理解为一个聪明人处处恃才傲物,这种人会处处树敌,最终将被人孤立。所以看似聪明实则最蠢!

通过四个理论的对比,老子认为一个国家想要有前途,有好的结果(益),那么必须低调(损)

这叫:

老子的无为而治哲学_哲学题 老子 客观唯心主义_老子的哲学思想

大国若小,是以更大(2)

多民若寡,是以更多(2)

盈国若冲,是以更盈(2)

成国若缺,是以更成(2)

说白了,一个大国想要被人喜欢最重要的就是对外低调,对内不乱折腾,少发布禁令。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道”其实就是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

但是!只知道阴、阳这两个单独概念是无法“模拟”整个现实社会的。

所以产生了一个底层逻辑:

阳则阴、因则阳。

然后产生四个子逻辑

大阳若阴

大阴若阴

大阳若阳

大阴若阳

然后再根据条件主语的不同,化生出八个理论。

然后再分。

……

这个过程就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的无为而治哲学_老子的哲学思想_哲学题 老子 客观唯心主义

根据我个人推导,老子这部书和《益》卦有非常大的联系。

所以联系《老子》全书我个人认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

损上益下

简单说就是国家上层的那些封建统治者们简朴一些,下面的百姓就会过得好。所谓“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嘛。因为圣人“不争”。所以对于这样的统治者百姓自然“乐推而不厌”了。

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老子的哲学思想,国家也自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实际情况是处在上层的封建统治者欲望无度,各种野心。可是封建统治者又不生产为了填补自己无底洞的欲望只有搜刮百姓的口粮了。积贫积弱的百姓也只好背井离乡的去其他地方讨生活,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那些无处可去的百姓甚至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除痛苦。

所以老子疾呼: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所以,老子的终极愿望是“上”和“民”能达成某种平衡状态。上损下益,上益下损。

原本结尾处写了一些对老子思想的补充,这些补充的东西实际老子在自己的书里也大概提了一下,但是评论里来了几位“颐指气使”的教师爷,在他们眼中所有人都是错的,就他们自己的教条主义最正确。连看都没仔细看就来杠。无奈只好删掉了这部分补充,但实际上这部分补充的确很重要。感兴趣同时悟性好的朋友自己看评论慢慢悟吧。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无极“无极”一词,最早见于《道德经》

无极“无极”一词,最早见于《道德经》

《道徳经》中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中的“无”,指的便是无极:其中的“有”,则相当于太极。因此,从无极到太极的演化,是从无到有的演化。

泰卦九二 (李向东)《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

泰卦九二 (李向东)《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

泰卦九二所以这句话再怎么讲也超不出“道生万物”这个范围。而“道生万物”也是为了讲后面的“阴阳”,讲阴阳的关系也最终也是为了论证“弱者道之用”。老子为什么要在“道生万物”中间弄个“一二三”来?爱憎一生,万物并起。这就是“三生万物”。阴阳二气必须交合万物才能得以和谐生长!

坤之豫卦 (历史长篇连载)《道德经》(坤下震上)

坤之豫卦 (历史长篇连载)《道德经》(坤下震上)

(坤下震上)象曰:雷出地奋,豫。象辞译:上卦震为雷,下卦坤为地,雷在大地上响起,这便是豫卦的卦象。2、代表悠然自得,安逸享受;得此卦者不要滋生怠惰。人心乐和,故也有凤凰生雏,青龙得位之象。青龙得位吉运生,谋望求财事得成。雷地豫卦(中中卦,属木)。凤凰生雏之卦,万物发荣之象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全文:起于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全文:起于道

道家万法归一的意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据帛书记载,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之字者谬妄相传,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泰卦六爻表示图 师父《道德经》第九章

天地泰卦六爻表示图 师父《道德经》第九章

泰卦:下乾上坤,揭明只有上下交应、阴阳互融,才通泰、和美昌盛。上卦为坤为地为臣,下卦为乾为天为君。上坤下乾,表示天地交感,万物各畅其生。六四以阴爻居阴位,处于上卦之初,柔顺谦虚,带着六五与上六像小鸟一样翩翩飞下来,虚心求阳,做它的近邻。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