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现代人天象,就是圣人之言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3-02-04 18:05:00

现代人天象,就是圣人之言

易经》崇尚自然,孔子也主张“述而不作”,指出任何事情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便会自作自受。但是,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在不断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违背着自然规律,并且开始逐渐显现出不良后果。那么,现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成功避免和去除后遗症,改变现状,从而走上一条合理发展的正道呢?

中国人非常喜欢看象。天有天象,就是所谓的天文;地有地象,即所谓的地理;人有人象,即所谓的人事。天上、地下、人间,全都是象。《易经》概括出三个字,叫做天垂象。《系辞传》写得最清楚:天垂象,见吉凶。天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天是不说话的,但它会用各种现象来告知人们的吉与凶。至于人们要怎么做,是人自己的事情。

天垂象,为什么会显出吉凶呢?可见是因为圣人象之。因为圣人看得懂,而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圣人把天象画下来,以此来告诫世人,什么是吉象,什么是凶象。这就是圣人之言。

这样,我们才读懂《论语》中所讲的那句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大人可畏,还可以理解。如果说圣人之言犹可畏,大多数人是不大以为然的,甚至有些不服气。为什么?因为就算一个人是圣人,尊敬他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畏惧他的言辞呢?

其实,我们只要想到,天所垂之象,只有圣人才看得懂,就知道为什么要畏惧其言了。因为这是天言。如果不听,就是犯天颜现代人天象,就是圣人之言,遭受恶果也是自作自受。

宇宙万物利用各种自然现象,告诫人们何为吉凶,但是这些自然现象,只有圣人能够看懂,于是便有了伏羲画八卦,周文王编写《易经》,来指导人们辨别吉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早已经与远古社会大相径庭,那么现代人又该遵循怎样的生活法则?而孔子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论语》的《学而篇》其实是《学天篇》,古时候,“而”字和“天”字是相通的。最后以讹传讹,错误沿袭,以致于此。就像现在很多人把“即使”读成“即便”一样。其实,很多字都是被误传,这是很要命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才可以理解孔子为什么总是述而不作。述而不作的意思就是,孔子只是老老实实地把天所垂之象引申、推广,他没有任何自己的创作。可是现在很多人都不承认这一点,认为《论语》明明就是孔子所作。其实,《论语》正是孔子为老天代言的范本。如果孔子自己有所创造,他早就被后人超越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看西方就明白了。西方人的学问,总是免不了被后人推翻的厄运。老实讲,圣人看到天象,只是说明这个象而已。现在人总是热衷于自己的创作,甚至于看不起孔子,想打倒孔子。但是孔子是打不倒的,就是因为他述而不作,这才是伟大的谦虚,才是真正的知天命。

孔子说自己绝不是生而知之者,他并不是天生就懂得这些道理,拥有这么大的学问。他只不过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再者,畏圣人之言。因为人可以弘道,而不是道来弘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孔子是懂这个道理的。我们一定要按照孔子原来的构想,按照其原来的用意,追随孔子述而不作的精神,这样才有办法恢复《易经》本来的面貌,这样才叫做忠于学问。

述而不作,其延伸的涵义对现代人具有重要启发:生活的方式随时都在改变,但生活的法则绝对不能轻易改变。无穷变幻的自然现象,背后都有一永远不变的道理。这个不变的道理就是我们的生活法则。这也就是中国人为什么秉持内方外圆的处事原则的原因。内心的方是一种坚持,外面的圆则可以随时因事而改变。

内方就是不变的经,生活法则就是内方。方方正正,不能改就不能改,这是丝毫不能让步的原则。但是外面的方式随时可以调整,随时可以做不同的表现。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很滑头,他们看到了这类人总发无名的脾气,就是因为看不懂他嘛。“滑头”是什么?是油滑,内心没有操守,外面没有坚持,跟轮子一样,滚来滚去。中国人只能圆通。圆通,就是自己坚持原则,只是别人看不到而已,外表看起来是圆的,但心里有自己的坚持。中国人很执著吗?他不执著。中国人不执著吗?可他也有很执著的地方。

可西方人不了解我们,因为他们看不懂我们,他们的学问不是天垂象,更不是什么圣人则之。西方人只相信看得见的东西,而中国人知道,既然有看得见的东西,就有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要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观察。所以,我们在研读《易经》的时候,要两个卦两个卦的来看待,而不是一卦一卦的来分析。

孔子主张“述而不作”,指出任何的发展变化,都不能背离自然规律,否则便会自作自受。但是,如果我们完全尊崇自然,彻底听其自然,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从《易经》卦象的变化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每一个卦,都有六个爻,每个爻都有其通例,这是我们已经很清楚的了。一般说来,初爻和上爻是相对的,初难知,上易知。一加六等于七。二多誉,五多功,二跟五也是一对,相加还是七。三多凶,四多惧,三加四又是七。大家可以发现,六爻两两组合,最终所得之数都是七。

古代的人,都是七天洗一次澡,叫做七日一沐。同时西方人也规定, seven days a week,七天一周,这就叫殊途同归。

现在想来,如果东方和西方在计算日子的方式上都不能达成一致的话,那人类还怎么共处呢?可见,宇宙是万宗归一的。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但是总有一个统一体在里面。“一”到底是什么?其实,《易经》早就阐述出来了,“一”就是太极。西方人做什么,都没有做到如此地步。所以,我们不要小看《易经》的数,不要认为它是迷信。大家可以看到,乾卦的六爻都是阳爻,当初爻一变,就变成了垢卦,两爻一变,就变成了遁卦了,至于三爻一变,就成为否卦了。这个变化过程意味着宇宙的元气越来越衰弱,人也是一样的。

人生之初,朝气旺盛,就是阳;到了壮年易经发展,阳气达到极盛的状态;中年以后,阳气渐衰;到了老年,就是暮气沉沉了。你看那些老先生,他能站得直吗?根本不能。否卦之后,四爻一变,就是观卦,五爻一变就是剥卦。等到六爻全变,就是坤卦了。

我们举个例子,一家公司发展得非常好,那就是乾卦。乾卦就非常好,其六爻都很积极易经发展,都很主动,都非常自强,这样的公司会倒闭吗?会的。因为这样的好公司,所有的人都想进来。正人君子想尽办法想挤进来,如果挤不进来,那也就算了,他不会耍什么手段。可是那些小人是不择手段的,非得挤进来不可。进来之后,当然得从基层做起,现在乾卦就变成垢卦了。垢卦就表示,有些不合适公司发展的人也进来了,在位的人也没有办法阻止他。等到他上升到一定的职位,自然又扯进一批小人来。

等到初爻跟二爻都由阳转阴的时候,乾卦就变成遁卦了。遁卦就提醒我们,如果警觉性够高的话,就赶紧辞职去找别的工作。因为这家公司快垮了。这叫做先见之明、见微知著。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一点警觉性,觉得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那就糟糕了。当事态演变到否卦的时候,再找工作就困难了,公司也会对我们有成见。

否卦的下一卦就是观卦了。什么叫“观”卦?就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两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最后就各自散了。所以,观卦下来就是剥卦,剥卦之后,就是坤卦了。

这些都是数的表现。所以,我们一直说,只能够顺其自然,不能听其自然。顺其自然是对的,按照自然规律去走,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不可以听其自然,听其自然很快就一无所有了。纯阳变成了纯阴。那就表示所有的资源都耗尽了,精神都萎缩了。

《易经》卦象的变化提醒我们,要顺其自然,但是不能盲目地听其自然,更不能因为眼前的小利,去破坏自然。那么,当我们面对因为违背自然规律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时,又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寻求正道,从而化险为夷呢?

当乾卦的初爻变,二爻变,三爻变,三爻皆变的时候,各位就知道,下卦的那个乾已经不见了。上乾的阳气还在,下乾阳气已尽,就是下半身统统瘫痪了。所以,否卦和泰卦,人们往往对它们的互动和变化听之任之。反正早晚会否极泰来。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命没有那么长,根本等不及泰来就撒手西去,岂不太冤屈了?

否卦一变就成观卦,观卦再变,成为剥卦,然后就要顺势变下去,最后是坤卦了,那就救不了。所以,我们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否卦先变成益卦,益卦再变成损卦,损卦就变成泰卦,这样经过三步就变成泰了。这就叫用人力来加速否极泰来,同时还是顺其自然,而绝不是听其自然。

下卦的中叫做二,上卦的中叫做五。但是全卦六爻合在一起的时候,三爻跟四爻又是中。所以,二三四五这四个爻基本上都叫中。大家除了初爻和上爻听天由命之外,其他四个阶段都可以用理智来指导自己。按部就班,稳扎稳打,不能出差错,这是《易经》的要求。但这是非常困难的过程。我们常说,颠三倒四,不三不四,就是没有讲到正,叫做三反四复。

什么叫三反四复?这实在不容易懂。我们举个例子就好了,一个礼拜有七天,复卦里面有七日来复,《易经》的复卦,卦辞写得很清楚: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日来复,其实是老天给我们的数字,不是人创造的。这又是跟孔子一样:述而不作。《易经》只是把老天告诉我们的东西加以转述而已。

七日来复,现在叫做一周。我请问你现代人天象,就是圣人之言,礼拜一工作效率高好不好?很显然不好。尤其现在周休两天,那礼拜一就是半放假,因为周末玩得很累,打了两天牌,无精打采,这是必然的。到了礼拜五又觉得,又要放假了,有事情反正做不完,与其留个尾巴,不如下个礼拜再说吧。去头去尾只剩下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一周只剩下三天了。那是礼拜二开始做呢,还是礼拜三才开始做?如果等到礼拜三开始做,万一做错了,就没有时间补救了。所以,必须要礼拜二就开始做,礼拜三开始反复检讨,万一错了,礼拜四才可以掉头来补救。

当然,我们不能说三反四复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它蕴含了太多的东西。我们读《易经》这么久了,应该知道,数是很深的学问,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常常讲,我心中有数。我眼睛在观象,但是我心中有数。

象里面有数,六个阳爻只有一个卦。可是五个阳爻一个阴爻,可以构成几个卦?四个阳爻,两个阴爻呢?三个阳爻,三个阴爻呢?所有的变化加起来不多不少就是六十四个卦,这是非常精确的数学。我们常说,一切有定数,这是事实,只是我们没有听懂。如果宇宙间没有定数易经发展,自然怎么衍变?那人类会恐慌的。我们今天过的日子很踏实,就是因为一切有定数。我们知道剥极必复,知道否极泰来,知道一切都是循环反复,对未来才不会感到恐惧,因为我们心中有数。如果一切乱了,求新求变,连老天爷也在求新求变,那人岂不是最糟糕?

眼观天象,心中有数,正确发挥人类的主观作用,能让我们在出现问题时,做到及时补救,并且加快否极泰来的速度。那么,饱含古老智慧的《易经》,还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启示呢?

读《易经》的人会慢慢体会到,它总是一句话讲到差不多就不再讲了,再讲下去就错了。任何事情讲到七八分就行了,要留些弹性,因为情况随时在变,这样才有一个应变的空间。如果话讲满了以后,一点弹性都没有,而环境继续变,那又当如何应对?每一句话都有相当的道理,当一个人过分强调没有错的时候,就已经错了。这才是《易经》三反四复的基本要求。我们现在并没有把三反四复的真正功能说清楚。因为我们学到这里,还没有资格去了解那么深的东西。我们只是告诉各位,数的变化是无穷的,就好像象的变化是无穷的,而道理也随时在变动。所以我们中国人很少讲“一定是这样”。《易经》只有四个字,叫做大致如此,六十四卦都是大致如此,差不多。所以,差不多是最高的智慧,可惜现在人一听到就皱眉头。很多人觉得差不多是不行的。所以,现在人已经开始搞不通道理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来讲《易经》的原因。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系辞中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的方法探究

系辞中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的方法探究

用卦去对应事物,古人称之为取象。”因此,研究圣人取象的原理、方法及原则等便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八卦也可以根据事物的形态来取象。外形和八卦符号类似的,可以通过象形法取象。用指事法取象也至少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用卦爻来特别指代该事物的特征。

50 易经详解:鼎卦火风鼎,变革取新,元吉亨通

50 易经详解:鼎卦火风鼎,变革取新,元吉亨通

50易经详解-鼎卦【译文】鼎卦。50易经详解-鼎卦【译文】鼎卦。鼎卦与革卦是正覆关系。2、鼎卦要开创新局,自然“元吉〞而且“亨〞。由来源看,它是遁卦〔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变成,亦即遁卦六二与九五换位,成为鼎卦〔火风鼎〕。譬如,革卦由大壮卦变成,鼎卦就由遁卦变成,革卦与鼎卦为正覆关系,大壮卦〔雷天大壮

周易遁卦(天山遁)解卦详解,免费起卦排盘六爻解卦

周易遁卦(天山遁)解卦详解,免费起卦排盘六爻解卦

一、周易六十四卦天山遁卦解卦详解二、周易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卦初六爻变卦详三、周易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卦六二爻变卦详解四、周易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卦九三爻变卦详解五、周易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卦九四爻变卦详解六、周易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卦九五爻变卦详解七、周易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卦上九爻变卦详解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后,晚年为何潜心学问并研读周易?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后,晚年为何潜心学问并研读周易?

欧阳修列举了大量例证,提出了《系辞》《文言》《说卦》等篇之文“繁衍丛脞”“自相乖戾”,非孔子所作。从上述观点出发,孔子对《周易》最大的贡献,在于淡化了卜筮的功能,使《周易》成为“德义之学”而广泛流传。《周易》在周代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占卜凶吉,内容包括预测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核心是“数术”。

六爻预测原理及方法:探究传统文化周易六爻预测的奥秘

六爻预测原理及方法:探究传统文化周易六爻预测的奥秘

主要是地支五行的相生相克,相冲相合以及日月对用神原神,世爻应爻的作用以及六爻预测原理他们之间的相互五行作用也要参考六神和卦辞爻辞等综合判断的结果反应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教我们如何面对困惑及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