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道教的“图学之道”,你知道吗?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3-02-15 17:04:49

道教的“图学之道”,你知道吗?

唐末五代,也是高道竞出的时代,如彭晓、施肩吾、刘海蟾、谭峭、陈抟,对道教教义和内丹术的发展,都有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道教方面也(相应地)出现了“图学之道”,就不奇怪了。

日本学者说彭晓在《周易参同契注》中的附图,如“水火匡廓图”是圭峰禅师的“阿赖耶识图”的翻版。

迷悟十重图

照着日本人的说法去查阅,嗯嗯,靠谱,不仅仅是图相,包括它的图解,与《太极》风格之类同,是不难看出的。

阿赖耶识图

所谓“阿赖耶识图”,是见于《禅源诸诠集都序》文中“迷悟十重图”的组成部分。

简单地说,迷悟十重图,以图说方式诠释(《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觉和不觉。

所谓“十重”就是觉和不觉之间,计有十重阶段。

十重图占据了《新修大藏经》的三页篇幅,其中的阿赖耶识()一图中表现觉和不觉的部分,和周敦颐太极图》第二层非常相似。而在阿赖耶识图的下面,用黑〇内含白色小圈,表示不觉中有觉;用白〇内含黑色小点表示觉中有迷。然后,以二十个圈表示觉与不觉的阶段,以便说明觉悟的过程。

“五行观念图”是受了“九十六种圆相”中此四圆相图的启发;又由禅宗一些圆相的组合图象,结合晚唐以来的“三五至精”思想,构成他的“三五至精图”。

(黄宗羲弟)黄宗炎考据称:“图学从里出于图南。”(《太极图说辨》)。图南就是高道陈抟。彭晓与陈抟是同时代人,谁受谁启发难说。又说陈抟的《无极图》乃麻衣道者所授,麻衣道者,亦称麻衣和尚,是唐宋间一位亦僧亦道的神秘人物,以精通易理闻名——这个“亦僧亦道”就很意思了,清代毛奇龄(无具体依据地)断定周敦颐早年的老师寿涯便是传说中的麻衣,这就更有意思了。

这些问题穷究无益,相当耗神。自我理解比较简单: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隋唐之前,很少用图说的形式来阐述,诸如哲学思想、天文观、宇宙观什么的。

佛教的兴起,尤其是禅宗,“不立文字”是其风格,所以发明了个图说不难理解。

而禅宗图相的兴起,无疑地影响到道教,然后催生出了道教的《无极图》。《无极图》将道家的“无极”说和《周易》的“太极”说结合在一起,是道学与易学(象数派)的交叉之作,比起《周易参同契注》中的附图,显然更具有概括力。

太极一章图_太极图_许文胜2016太极能量图

太极图

同时,《太极图说》所催生的宋明理学,又催生了白玉蟾的《无极图说》,“肾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动,盖刚健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盖喜怒哀乐爱恶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为性之枢矣。”

佛法没有那么复杂,禅眼看世界,没有“肾”的啥事,它只管说“心”事。

换言之,下面的〇忽略不计,就是上面的那个〇,还要“以袖拂去”还要“以脚抹却”,呵呵。

对了,公元4世纪,在印度人的数学著作《太阳手册》(《苏利亚历数书》),〇这一符号的原形,是个“·”啊,后来,一点演化成为这么个大圈——印度人眼里。二者有啥区别?

还是这一点——这个〇,在高道眼中是:

无心则与道合,有心则与道违。惟此“无”之一字,包诸有而无余,生万物而不竭。天地虽大,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不能役无气;五行至精,能役有数,不能役无数;百念纷起,能役有识,不能役无识。

——《玄关显秘论》

这个〇,高僧是怎样拿来把玩呢?

“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

除了空心的那个〇,那么那九十六个〇,谁知道每个圈里边儿都写了啥字儿啊或者如何设色涂抹?谁能不能传下天机哦,定有重谢——我读书不多,不要骗我。就笔者阅读佛经见过的,计有一点、一(横)画、一(竖)画、十、卍、佛、日、人、身、牛……加上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裹挟”的儒道元素,大、道、阴、阳、五、行、八、卦、金、水、木、火、土、仁、义、礼、信、智等等大概率也是圈中的内容吧:

(金陵横山同庵润禅师)上堂,以拂子画〇〇〇〇〇,“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常在五行中,五行中莫睹。报君知,休莽卤,捉败虚空仔细看,五五原来二十五。”

——《五灯全书》卷九十六

噢对,虽然佛法绝无“一分为二”观,那画两个“黑白二圆相”,要表徵什么呢?

嗯嗯,不是前面说的“觉与不觉”!

是“非黑非白”之间哈,你说是啥?

说出“便见云门”呵呵。

临安府上天竺从谏慈辩讲师,处之松阳人也。具大知见,声播讲席。于止观深有所契,每与禅衲游。尝以道力扣大通,通一日作书寄之。师发缄,睹黑白二圆相,乃悟,答偈曰:

太极一章图_许文胜2016太极能量图_太极图

黑相白相,担枷过状。

了不了兮,无风起浪。

若问究竟事如何,洞庭山在太湖上。

——《五灯会元》卷十六

简注一下:

“担枷过状”,让丹派说吧,“元神主事。

紫阳真人道“饶他为主我为宾”。

那“黑相白相”咋解?

欧阳文忠公闻师奇逸,造其室,未有以异之。与客棋道教的“图学之道”,你知道吗?,师坐其旁。文忠遽收局,请因棋说法。师即令挝鼓升座,曰:“若论此事,如两家着棋相似,何谓也?敌手知音,当机不让。若是缀五饶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的。只解闭门作活,不会夺角冲关,硬节与虎口齐彰,局破后徒劳绰斡。所以道,肥边易得,瘦肚难求。思行则往往失粘,心粗而时时头撞。休夸国手,谩说神仙。赢局输筹即不问,且道黑白未分时,一着落在甚么处?”良久曰:“从来十九路,迷悟几多人。”文忠加叹,从容谓同僚曰:“修初疑禅语为虚诞,今日见此老机缘,所得所造,非悟明于心地,安能有此妙旨哉。”

——《五灯会元》卷十二

白话一下:

听说浮山法远品格旷逸,欧阳修登门造访。见面后,欧阳修未发现他有什么奇异之处。欧阳修与客人下棋,浮山一边观看。欧阳修突然收局,请禅师就棋说法。于是浮山令僧击鼓,郑重地升座说法:“若论此事,如两家着棋相似,何谓也?……且道黑白未分时,一着落在甚么处?!”沉默了良久说:“从来十九路,迷倒多少人。”欧阳修大为赞叹,和同僚说:“我当初疑心禅语为虚诞,今日见老和尚机锋缘分,听到见到的,不是透彻的领悟于心底,怎么能说出这样妙理呢!”

老和尚一通棋论很热闹,惜乎我是一窍不通、不知所云,就懂“道黑白未分时,一着落在甚么处”这一句。

喏,与“临安府上天竺从谏慈辩讲师”之偈曰“黑相白相”者,乃同一去处。

嗯嗯,“有一梵僧来参,仰(山)于地上画半月相,僧近前添作圆相,以脚抹却。”黑白圆相、半圆之相,齐了吧——

禅宗的“圆相”文化,为道教提炼理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无论依内丹道“从下向上”数,还是以儒家本体论“从上向下”去,《太极图》的第三层面的五行元素,无不在圈中。

周子又精通佛学,“黑相白相”会不知道?

许文胜2016太极能量图_太极图_太极一章图

道教在这些“圆相学”基础上,演绎出自家的图学模式,对于那些精通三教的高道来说,有难度么?

摄影:省府参事、文化学者郑泰森先生

周敦颐是陈抟的三传弟子,得老祖所传《无极图》后太极图,“周子之意,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

就是说,他逆着内丹道的路子,结果“发现”了儒家的本体论。

朱伯昆先生说:“这种从宇宙开始到人类的演变过程,即无极——太极——阴阳二气——五行之气——万物和人类,是以前的儒家哲学所少有的,也是对汉唐易学中的宇宙论和李觏的太极元气说的发展。其以无极为世界的本源,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法,但是从太极元气以下,其对于世界形成的论述,则是唯物主义的。”(《易学哲学史》)

中国人关于宇宙的演化观,在《易传·系辞上》是一语带过的: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以道德范畴“落实”阴阳范畴后,就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说。

所以汉唐时期,人们认为宇宙起源的就是“太极”或“道”,而“无极”只是“道”的特征。

在三教合流的宋初大背景下,周敦颐对(《老子》之)“无极”、(《易传》之)“太极”、(《中庸》之)“诚”,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进行熔铸改造,某种意义上是儒释道的交叉之作,如其所谓“一部《法华经》(或《华严经》),只消一个艮字可了。”

实质上,他做的是“删繁就简”的提炼——

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佛教影响的主要是两点:

一则,其传世名著《太极图说》的官方版本是由朱熹删定的,他把无极视为太极的特征,所以说“无极而太极”,是“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这个更符合中国人的“抱一为天下式”的思维模式。梁武帝问李兴业“太极”有无,李以“易有太极”对曰“是有”。

《国史·周敦颐传》把无极视为太极的“母体”,所以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周敦颐是“穷禅客”,朱熹是大儒,哪个说法更接近周敦颐的思想呢?

显然是,“无极”位于“太极”之上,成为最高范畴——这是印度“归零”思想的纲领。

其二,那一幅从道教图录中改装过来的《太极图》,从下向上,“逆以成丹”,分为五个阶段①得窍②炼己③和合④采药⑤脱胎还虚,五个组成部分,从〇到〇,或曰受到佛教圆相说的影响,结合周子常玩的圈,也不是不可能的啊——那时禅宗之“圆相”已经“满天飞”了。并且像“回旋镖”一样,又飞回了西天,看哈,猴子每每外出化斋,都要在地上画一〇,把师父圈住。吼吼呵呵。

(师戒)呼云“做什么(来)?”

(齐)岳回首,以手画圆相示之。

戒曰:“是什么?”岳曰“糊饼。”

——《五灯会元》卷十五

话又说回来了,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纵观人类原始文化,起初在世界各地,哪一处的人们看不到太阳的光辉,没有对太阳的讴歌?

无论多少种画法,万变不离其宗,莫不以“圆相”为基础元素,进行演绎。

在西汉木胎漆盘纹饰上,人们可以清楚地欣赏到经典的(S形阴阳两仪圆形)太极图,只是周子见到过没有?就像孔子见到过甲骨没有?

或许在青铜器上见过甲骨文?

“文献不足”总属历史的遗憾。

(五层)图是道教的风格,而那二百多字的《太极图说》,也是以地道的道家语境进行的总结。而启迪周子思想的,是佛法,有点意思了。

所以明代“万卷楼”主丰坊说了:

“至于太极图,两人(二程)生平俱未尝一言道及,盖明知为异端(释道),莫之齿也。”

“穷禅客”师事寿涯一事,史载多不详焉。《鹤林寺志》简述:“宋寿涯禅师,与胡武平(宿)、周茂叔交善。茂叔尤依寿涯,读书寺中,每师事之,尽得其传焉。其后二程之学本于茂叔太极图,皆渊源于寿涯云。”《宋元学案》简述:“先生(胡宿)尝至润州,与濂溪游。或谓先生与濂溪同师润州鹤林寺僧寿涯,或谓邵康节之父邂逅先生于庐山,从隐者老浮图游道教的“图学之道”,你知道吗?,遂受易书。”“晁氏(晁景迁)谓元公(周敦颐)师事鹤林寺僧寿涯,而得‘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之偈。”

啧啧,这位寿涯和尚有没有“麻衣道人”的特征?

都是参禅不误研易啊,黄宗炎据此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此偈有关——而这个出自南朝傅大士的偈子,却无不散发着老庄气韵。

梁武帝遣使迎至金陵,傅大士在重云殿为帝及群臣讲经。

既至,大士星冠(道冠)、儒履,披法服(僧衣)以见。帝问:“佛耶?”大士默指冠。问:“道耶?”大士又默指履。又问:“儒耶?”又默指袈裟。

——《居士分灯录》卷上

许文胜2016太极能量图_太极一章图_太极图

傅大士的这一“现身说法”,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了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化)佛教的理解是:

“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法为中心。”

你说这对梁武帝倡导“三教合一”没有触动么?

其实,后者一生的治国理念,就是依照这个路子,一路走下去了,呵呵,披着法衣临朝,自称“菩萨皇帝”,不是么?

周敦颐也是了元(佛印)法嗣。

师徒之间一段问答:

问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禅门何谓无心是道?”

元曰:“疑则别参。”

颐曰:“参则不无,毕竟以何为道?”

了元曰:“满目青山一任看。”

颐豁然有省。

喏,一乘道的“本来无一物”(“一法不立”),与“满目青山一任看”的“冲突”,被“诗意”化解了。

于是乎佛印和了一偈:“大道体宽无不在,何拘动植与蜚潜。行观坐看了无碍,色见声求心自厌。”此所以周敦颐说他的学问“发明于佛印”。

而印度的“归零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抱一文化”,显然还是冲突的,这个“中西”文化观念的冲突,显然也令周子困惑许久,最后他采取了个折中之法,“混合”出来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也就有了《太极图说》开篇的佳句: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当《太极图说》说到“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时,喏,圭峰的《原人论序》的痕迹就明显出来了,所以清代学人毛奇龄发现有些周子说是“直用其(圭峰)语”了。

有兴趣的去拿圭峰的《原人论序》与《太极图说》对照着看下,确有相似处。此所以周敦颐说他的“易理廓达太极图,自非东林开遮拂拭,无繇表里洞然。”

所以认们去追问周敦颐《太极图》来自于佛教,来自于道教,其实就像追究于这个〇,来自于佛教,来自于道教啊?

就像追究象形文字是中国人还是埃及人的发明啊?

人类文化在早期,在“古典”时代,是具备普遍共性的。

就像出现于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太阳的画法,尽管大同小异,但是只要你亲见一回,你就知道,那就是它。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太极二仪 英雄赵怀真的故事:一个人的梦想,看遍天下

太极二仪 英雄赵怀真的故事:一个人的梦想,看遍天下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英雄赵怀真的故事,即使身困一方,他的内心也有广阔的天地。赵府从此一片阴霾,但在见多识广的父亲影响下,怀真从不悲观,他相信必有治愈的办法。从此每日每夜,小怀真闭关在家中练习太极之术,对其他事物关注越来越少,几乎不再出门。从此,赵怀真再次走入长安,走入人间烟火,那时他才恍然回神,就算生

阴阳

02-15

小郑:太极生两仪两仪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

小郑:太极生两仪两仪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

您好,小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太极生两仪,太极生两仪两仪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您好,小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太极生两仪,太极生两仪两仪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出自《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5、他说:“身体一动一静之式,两仪是也。

无极太极养生功传承者李焕喜:忍着疼痛站着冲澡边刷牙

无极太极养生功传承者李焕喜:忍着疼痛站着冲澡边刷牙

当听说一位山东的朋友,在肝癌晚期的情况下,通过修炼无极太极成功康复,并且居然在肝部分切除的情况下新生出完整的肝,我更是感觉相识恨晚。虽然过去在体委工作时曾经接触过很多通过锻炼康复身体的方式,离开体委后从事的也还是康体型的俱乐部工作,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能够让年将六十、不再适合剧烈运动的我痴迷并坚定地坚

正义中医2024-04-29周子《太极图说》之前

正义中医2024-04-29周子《太极图说》之前

然而这一理念下本身存在着与“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间的层次矛盾,如果太极和两仪之间具有层次关系,那么就自然具有时间轴上的先后性,不能将太极图画成平面阴阳鱼结构,周子之前隋朝孔颖达就提到这个问题“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什么叫太极拳,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你知道吗?

什么叫太极拳,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你知道吗?

太极文化有别于太极拳文化,太极与太极拳无实质关联,太极拳不在“太极”,在“拳”。太极拳,与太极有关系吗?无极与太极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些东西跟太极拳一样,与太极没有实质关联。太极文化与太极拳文化几无关联,纠缠无益,太极拳者不要在无极太极上做文章,那不是我们的主业,牵强附会地往无极太极上靠,不但会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