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先谈儒家有没有过错是什么?并非主题,就简单说几句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3-04-10 14:04:55

:先谈儒家有没有过错是什么?并非主题,就简单说几句

在谈到“灭人欲”的开始,我们先不谈人欲,先谈儒家有没有过错。

儒家之过,是一个相当大的命题,既然并非主题,就简单说几句。

儒家有没有过?有过,绝对有,历史上任何一种思想、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种改革、任何一种变化,任何有较大影响力的事物,都曾造成过过错。

拿科学来说,你说用重金属投毒算不算科学的错?我不认为这是科学的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某些从事与科学有关的人员的过错。

说到儒家也一样,思想本身是中性的,而且儒家宣扬的一直是仁义礼智信等等,它没有让人做坏事对吧?它从来不宣扬杀死不信儒家的人,也没宣扬说可以抢夺不信之人的家产,对吧?

哪怕灭佛最极端的韩愈,也只是说把僧人抓起来,烧佛教的寺庙经书,没说可以随便杀戮僧人。

儒家最大的过错是什么?在某些地方比较狭隘,也就是常说的时代局限性,这点是无法避免的,再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都有相似的局限性。

四书我很久前就看过,五经读过一些篇章,但不得要领,最近重新精读《论语》,发现孔子自身就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孔子最大的局限性还是过于恪守森严的古代等级制度,比如《论语》的“君子”,基本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有美好品德的人,另一个就是“有地位甚至有官位的人”。

这里面的有地位,有两种梅花易数,一种是通过自身努力突破阶级拥有较高官位的人,另一种则是出身高门贵胄。

其实《论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孔子对出身的遗憾,因为他虽然说自己是士族出身,但实际他没得到什么政治遗产,完全是靠自己打拼成为鲁国最高级别的官员。

他又向往那种钟鸣鼎食之家,所以在《论语》中有不少记录体现了他对自己身世的遗憾。

不过,人都有矛盾性,他虽然向往那种贵族君子,但却清醒地认识,认为那种从基层一步一步往上爬到高官的君子才是真正的贤人,并且批评过那些贵族君子能力有限,这点他是没错的。

另外说一下他可能非局限性的局限性。

孔子的局限性是过度分等级,认为士族就是士族,平民就是平民,虽然有各种原因,但他骨子里还是认为人与人有高下之别。

为什么我又说这是非局限性呢?因为这种观念从人类出生到现在科技昌盛的时期孔子的哲学思想不提倡什么孔子的哲学思想不提倡什么,一直存在。

美国平等不?美国是自由。你看看真正掌握美国大权的参议院大佬,大多数都是世袭,当然这个世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子女世袭,比如找个女婿,比如培植代理人等自己后代有基础了再取而代之。

再比如英国,虽然那位长寿女王一直很克制,但理论上,她有权否定议会的一切决议,而在英国,贵族还是有一定特权。

前几天爆出英国上流社会的募捐活动,就是一帮权贵男人找一些那啥女人,慈善结束后然后展开的那啥啪啪啪活动,在文明社会,能出现这种事吗?能!

中国的我就不敢提了。

只能说,人的很多本性是不变的。

你说儒家或者说哲学有没有超越时代的东西?太多了,孔子的教化之道就是,《儒道至圣》里说了不少,就不在这里赘述。

最近刚读完《宋明理学十五讲》,里面就有一句周敦颐的话,“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

初看只是寻常,无非是说,音乐,在古代是与礼仪相连,增加人的修养,让人心平气和,而现在,则成了享乐的东西,助长人的私欲。

他是带着批判的态度,但我从中性的角度考虑,这话放到千年后的今天,一样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

现在,很多人可以通过听歌缓解情绪,有些歌曲听着让人能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美,或优雅,或悦耳,但还有一些歌曲的类型,的的确确就是和欲望相合。

我不是批判,只是叙述一个事实,像说唱:先谈儒家有没有过错是什么?并非主题,就简单说几句,像摇滚,无论是看源头还是现在,都是发泄和助欲的类型,当然,还有对不公和强权的反抗,这点不能不提。

作为现代人应该有一定的宽容,我会指出其中的道理,可以喜欢或不喜欢,甚至有自由带着情绪说其中的不好,但不会全盘否定,这不是我管的事,我也没法定义音乐。

比如关于音乐,我也有自己的非局限性的局限性,在我看来,东北的喊麦和西方的说唱没有本质区别,两者的不同就是喊麦没那么脏没那么极端(也不敢)。当然,论国际地位,说唱又远胜于喊麦。

说完乐和欲,也开始今天的主题,灭人欲。

儒家经典《礼记》曾有言“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也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始出处。

联系前后文,这句话是说,人会受到外物的诱惑,若是不加克制,最终人变得和物一样,泯灭了天理授予人的本性,完全被欲望控制,不配叫人。

《儒道至圣》书中说过,人族文字传承久远,意义丰富而多变,尤其在古代,文字少于后世,所以每个字的字意也更多。

比如这个“欲”字,直译可以说是中性词“欲望”,意译则应该是贬义词“私欲”,但在儒家的解读中,这个字经常是另一个引申义,即“过度的私欲”。

儒家讲中庸,不走极端,所以这个灭人欲的正确理解是灭不恰当和过度的私欲。

既然要较真“存天理灭人欲”,那我们可以摘抄最提倡这个的朱子朱熹的原文,我们看看朱子是怎么理解“人欲”的。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孔子的哲学思想不提倡什么,三妻四妾,人欲也。”

上面就是朱子的原话,我不玩陆九渊那套六经注我的把戏,不曲解原文。这句话,我相信是个读者都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非得用白话文解释,可以这么说:正常吃饭是天理,是天理赋予人的本性,是正常的欲望,过度追求山珍海味是人欲,是过度的欲望。婚嫁是正常的欲望,男人娶过多的女人,就是过度的欲望。

我的解释有两个词语值得重视。

第一个是“过度”,为什么原文说山珍海味,说三妻四妾,都没有“过度”这个词?这就是古文或者说文言文的问题,省略太多,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朱子说山珍海味是人欲,难道说吃个海鲜,吃个野味,就成了应该灭掉的人欲?难道宴请里有个山珍海味,儒家人就义正言辞地掀桌子不吃?

古文中很多东西不能孤立来看,不能断章取义。

谈“山珍海味”四字,我们要跟前文的“饮食”对应,我们怎么饮食?是不是要天天吃天天喝?所以,朱子要灭掉的人欲是“天天吃山珍海味,每天胡吃海喝”。

这么一来,后面的话也能理解,从古代延续子孙的角度来看,多娶几个妻子无妨,但别真一娶就娶七八个甚至更多,那就是人欲了。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一男多娶很不好甚至是犯罪,但古代婴儿死亡率那么高,一战乱男人大批死亡,为了族群发展,不多娶的话,人族早就崩了。

第二个值得重视的词是“本性”。在儒家的系统里,“性”是一个相当大的命题,不要想歪,这个性不是如今常说的那个性,其实就是人的“本性”。

在儒家的体系中,就是天理或者天命反正就是类似一个至高的概念赋予万物的东西。所以我说,存天理,就是人要保持天理赋予人的本性,而正常的欲望本来就在本性之中。

解释完这些,想必大家也明白了,什么是朱子的灭人欲,什么是理学儒家的灭人欲。

退一万步讲,万一朱子的“灭人欲”走上极端呢?我怎么洗白……不,是怎么解释?

那么,我们就要回到儒家对人的划分上,这个其实很复杂,有按先天气禀说的,又按后天地位说的。

简而言之,这个“灭人欲”,他压根就不是对咱们普通大众的要求,他最低是对儒家门生的要求,最高是对圣人的要求。

这句话就类似于我早在儒道里讲过的那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不是说不能处罚地位高的士大夫,是要给体面,别玩五马分尸那种惨烈的刑罚,要杀,别千刀万剐,白绫饮鸩就够了。

礼不下庶人,不是说普通人不配得到礼,而是说,普通人大都在为工作和生计奔波,如果处处被礼束缚,什么都别做了,所以不要对普通人在礼上有严格的要求,不要因为普通人不遵守礼仪就指责惩罚。

这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可以说,“存天理灭人欲”,压根跟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

我想吃美味,我想看美女,在儒家来说都正常啊,但要是我想天天吃山珍海味,别说儒家,三高都饶不了自己。我想去澡堂子里看美女,不等儒家出来,警察叔叔就先出来了。

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最简单的逻辑是,理学后人主政的时候,真让朝廷灭过人欲吗?根本就没有啊,连这个都不做,谈什么儒家用存天理灭人欲束缚人的思想?

儒家是不是束缚的人思想?有啊,但跟存天理灭人欲无关啊。

论束缚人的思想,儒家跟道家佛家等许多宗教比,真不算什么。

你看,连我这个半吊子儒学理学的刚入门甚至可能没入门的末学后生都知道这个道理,某北京四中历史教师也好,那些名人也罢,为什么歪曲甚至丑化灭人欲?很显然,要么是他们包藏祸心使坏,要么就是学艺不精误人子弟。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是一些不肖的儒家子弟喜欢玩六经注我那套把戏,更改先贤的语意,武装自己,挥舞大棒排除异己。

顺便说一下孔子的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先谈儒家有没有过错是什么?并非主题,就简单说几句,我没拿这句来反驳朱子的灭人欲,是因为这句话有个前提,那就是“在祭祀与大礼”的过程中,要尽量把祭祀的物品做好,做得尽善尽美。

有人会说孔子浪费,但实际上,孔子还说过另一句话“礼,与其奢,宁俭”。这句话也很简单,就是说对待礼仪或祭祀,与其过度浪费,不如节俭一些。换言之,只要心意到了,节省点也比浪费好。如果能祭祀完备更好,因为客观条件没法完备,简单一点也不算过错。

这才是儒家的真正思想,儒家是相当宽容的,孔子不喜欢不学无术的人,最多也是投以鄙视的目光,没有宗教式的喊打喊杀。

最后,咱们放开思维,想一想其他思想,哪个才是真正灭人欲?

佛教也好,道家或道教也好,或者说许多宗教思想也好,一言蔽之,就是“超脱”。

道家是什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它自己。道家本质上还是要融入天道之中,抛弃作为人的“本性”的。

所以每次看到小说中有人说老子是人道教主,我都费解,老子从来都不是执人道,按照道家思想,人是没办法进步发展的。

人道的根本,我看来有两条,一是繁衍,二是教化,孔子才是人道教主。

佛家更有趣了,佛家有个彼岸,我们为什么要去彼岸?因为在佛家看来,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皆苦,是虚假的世界,是不真实的,只有去了彼岸才是真实的。这和天堂说没有本质的区别。

你看,佛家佛教连我们整个人道都给否定了,我还谈什么?谈什么都是“如梦幻泡影”。

而且这些宗教还有个东西叫出家,咱不去考证啥时候禁止僧道吃肉食,禁止僧道婚娶,也不说正一和全真的婚娶与否,但出家这个概念,就是连家都不要了,就是连社会都不要了,就是要抛弃与尘世与人的一切关系,就是彻彻底底的灭绝人欲。

所以说,真正灭人欲的,真不是儒家,是其他宗教思想。

本文不是说其他宗教思想不好或不对,只是列举事实。

儒家,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背锅侠,把这口灭人欲的大黑锅背了这么多年。

真要灭人欲,儒家拿什么灭?没有皇帝的同意行吗?

我狭隘一下,儒家再不好,也是咱中国人的东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得了,全面否定是一时爽了,中国传承怎么办?华夏人的精神怎么办?科学是厉害,但至少目前为止,还没办法从精神层面上帮助人,现在真正掌控人类精神层面的,还是宗教,尤其是外来宗教。

百家争鸣?如果其余各家真能撑起中国的精神,也不至于被儒家碾压几千年。儒家是不完美,有很多局限性,但一直在残酷的环境屹立不倒,从来都不是温室的花朵,是真正经过磨砺的。

法家是好,法律是好,法律相对健全的西方国家还不是要靠宗教凝聚信仰和精神?川普那么“叛逆”和“政治不正确”,宣誓就职的时候敢不拿《圣经》吗?

儒家再如何,他还是人道思想,是以人为本,只要儒家不灭,咱们就是人,而不是什么神的奴隶。

现在为什么突然提倡儒家?不就是因为发现中国在精神层面上没有核心了,没办法对抗那啥的思想,只能用儒家顶上去继续背锅。

再深的不便多说。

说到这里差不多说完了,觉得这篇文章有道理的读书人,随手转发一下,澄清一下对儒家的一些误解,老火拜谢。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后,晚年为何潜心学问并研读周易?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后,晚年为何潜心学问并研读周易?

欧阳修列举了大量例证,提出了《系辞》《文言》《说卦》等篇之文“繁衍丛脞”“自相乖戾”,非孔子所作。从上述观点出发,孔子对《周易》最大的贡献,在于淡化了卜筮的功能,使《周易》成为“德义之学”而广泛流传。《周易》在周代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占卜凶吉,内容包括预测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核心是“数术”。

国学常识:《兑》卦,兑下兑上

国学常识:《兑》卦,兑下兑上

《说卦》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说,通悦,兑为悦、为泽,万物得润泽则悦,故以兑为卦名。《说卦》曰:泽以润生万物,所以万物皆说。总之,《兑》卦有一个特点:就是六三与上六两阴爻没有四阳爻吉利。《兑》卦象征着愉悦:亨通,有利于守持正道。《彖》曰:兑,说也。《彖传》说:兑,就是指愉悦。以下是对兑卦的解读:

闻道国学风欲起落几多秋中华沉浮五千年世人皆醒事自休

闻道国学风欲起落几多秋中华沉浮五千年世人皆醒事自休

一、铁板神数简介二、铁板神数速查三、铁板神数断章此数乃隔沙见金之数,隐顽石之格。此数乃文王精通之相,竹园彩影之格。此数为人生平,敬官秋贵。此数乃龙入深滩之相,玉隐山石之格。此数恩中招怨,立家者公门显达。此数乃鹤道天去之相,美玉落贵之格。妻荣子贵,直中有曲,刚柔互有,弟兄少力。

无极是太极吗?“太极”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孔子

无极是太极吗?“太极”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孔子

无极是太极吗?那么,从概念上说,太极和无极可能是一种意思,但实际上太极与无极完全不同,为什么?因此,无极与太极之别,亦同为道,无极之道,而太极指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的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当你看到统一的一面是无极可以是太极,当你看到对立的一面时,无极却不是太极。

孔子读《易》、《益》,喟然而叹

孔子读《易》、《益》,喟然而叹

’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损》和《益》,是《易经》中的卦名,损卦和益卦。读到损、益两个卦的时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损卦的“损”是减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