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公众号
    • 周易APP下载

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作者:佚名 来源:易经在线

2023-03-19 14:06:16

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中图分类号]B2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7)06一0046-05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和洛学的开启者,程颢、程颐兄弟在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二程思想的关系,二程自认为相同,他们的弟子及后世多数学者也不认为有什么重要区别。但由于二程性格的差异及思想酝酿时期的长短不同,二程在人生境界及理论阐发上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经过“朱陆异同”的放大被逐渐地凸显出来。尤其是20纪西方学术传人以后,学界开始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二程,二程哲学思想异同成了宋明理学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程颐思想究竟是在程颢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还是开出了一个根本有别于程颢理学的另一种思想理路,这不但直接关涉到对二程思想本身的认研究的进一步开展,现将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的研究成果做一扼要回顾和疏理,并尝试通过检讨其中的缺失,展望今后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一主流观点:二程哲学思想分属两个思想系统综观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状况,占主流的观点认为,二程哲学思想根本不同,分属两个思想系统。

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最早当属冯友兰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冯友的《中国哲学史》可谓最早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二程的著作。冯著的特色和贡献不仅在于用较为详细的篇幅处理二程,而且一直用比较的手法把明道和伊川的思想归人不同的范畴中去陈述。其要旨是指出二人不仅不能随便视做一家之言,而且看出“二人之学,开此后宋明道学中所谓程朱陆王之两派,亦可称为理学心学之两派。程伊川为程朱,即理学一派之先驱,而程明道则为陆王,即心学一派之先驱也”。旧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清楚的,两者都严重地影响到尔后的学术界,直至发展到朱陆公开争辩与陆王回首批判小程和朱熹的严重地步。”【4’这些观点对后来学界讨论二程思想异同产生了很大影响。戴连章及台湾的张永俊等学者在论及二程关系时均持此观点。张岱年先生在为庞万里《二程哲学体系》所作的序中也说“朱陆异同已于二程见其端绪矣”垆J。专门比较二程思想,认为二程思想分属两个不同思想体系的著作,可以以海外新儒家牟宗46万方数据三的《心体与性体》和大陆庞万里的(--程哲学体系》为代表。牟宗三的《心体与性体》一反过去以朱子学为儒家正统的看法,力陈朱熹的哲学只是“继别为宗”,并非继承先秦儒家孟子学的“纵贯系统”,而是将心、性二分,成为“静含静摄”的“横摄系统”。

牟宗三认为,朱子“歧出”,其转向肇端于伊川哲学二程的哲学思想,所以判伊川哲学和朱子哲学同为“横摄系统”,而明道哲学则和象山一样,属于孟子学的“纵贯系统”。这样就将二程分属两个思想系统,并贬低伊川哲学,而赞扬明道为“真相应先秦儒家之呼应而直下通而为一者”。【61牟宗三的见解,实为理解宋明儒学的划时代的观点,其影响极为深远。此后明道的地位被大大提高,而牟宗三对宋明儒的分判,亦被一些论者尤其是牟门弟子视为“极其妥恰而不可易的”。【.列与牟宗三及其弟子极力抬高明道贬低伊川不同,庞万里的《二程哲学体系》则摆脱传统的派性之见,尽量公允地对待程氏兄弟两人。庞著致力于对二程思想异同做全面的整理。关于二程思想异同,庞著虽明言“程颢和程颐的思想是共处于同一个理学思想体系中的,在大的方向上和一些基本的理论主张、观点和结论上是大体一致的”,强调“二人在理论上形成一种互相渗透的复杂情况,不可能简单地对两人思想做绝对的、确定的、划一的划分”埔o,但他又时时用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器为一与道器为二等等根本对立的哲学形态区分二程思想,实际上是把二程思想看做了两个不同的思想系统。庞著的优点在于资料的详尽和对二程思想整理的全面性,不足之处是在哲学的思辩方面显得比较贫乏。

二程的哲学思想_简述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_二程集的二程

相对而言,台湾的钟彩均则能在以平等的心态比较二程思想时,较好地注意到了讨论问题的哲学性。钟彩均采用“发展的观点”看二程兄弟对各个哲学问题(心、性)的挣扎和思考过程,从而判定明道的本体论是“内在生机论”,而伊川则是“内在又超越的静定本体”。【91钟著显然非常重视牟宗三的见解,然而却不停留于牟著的观点,而是顺着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问题做进一步的阐释,具有较强的哲学性。二另一个极端:二程哲学思想可以不做区分相对于把二程分属两个思想系统,认为二程开启两个学派的观点,一些学者主张二程哲学思想没有不同,不同意程颢开启陆王一派的渊源、程颐开启朱熹一派的渊源的看法。吕思勉认为二程思想没有根本区别,其差异至多如朱子所说的“明道宏大,伊Ji『亲切”。所以他在《理学纲要》中称:“二程之性质,虽宽严不同,然其学问宗旨,则无不同也。”【1驯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明确反对二程开启两个学派的观点:“二程的哲学思想和他们的政治思想相似,大体上是一致的。当时他们的弟子每每记录是说时也并不加以分别。虽有人提到二程的性情、‘气象’有所不同,如程颢和易、程颐严重,但对于他们的学术当时从无人指出有什么分歧。近人或说程颢开启陆王一派的渊源、程颐开启朱熹一派的渊源、这种论断并不合于史实。

”u此对二程思想就“天理”、“格物致知”、“人生哲学和人性论”等几个方面统一论述。此书除了对二程各方面的思想做了过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批判这一明显的弱点外,最大的不足在于对二程的哲学思想分析过于浅显笼统。与侯著同时期完成的张立文的《宋明理学研究》,对二程异同也持同样的立场。张立文说:“近人有以程颢程颐分别开启理学中的陆王、程朱两大学派,此说虽有一定合理性,然而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从根本上说,二程思想基本相同,故本书二程合论。”【121所以张著在分析二程思想时除偶尔区分大程、小程外,一般都以二程哲学为一个整体来论述。张著虽然仍旧主要是将有关资料辑在一起,但相对于侯著,张著对二程的分析显得比较深入和客观。徐远和在阐述二程哲学思想时对二程根本不做区别,径直以二程名之,从“天理论”、“泛47万方数据神论”、“格物致知论”、“人性论”、“理欲观”和“圣人观”六个方面对二程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显然不赞同把二程归人两个思想系统的观点。稍后出版的潘富恩、徐余庆的《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也称:“二程兄弟在许多哲学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程颐本人也明确说:‘我之道盖与明道同。’故而将二程的哲学思想统而论之,未尝不可。

二程的哲学思想_二程集的二程_简述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u然他们也认为二程小有差异,二程的思想“诱发了”其后的“心学”和“理学”学派,但他们同样几乎毫无分别地把二程思想放人同一套哲学体系来加以分析。其他采取同样立场的还有贾顺先的《宋明理学新探》和台湾李日章的《程颢程颐》等著作。中间立场:二程哲学思想倾向不同与上述两种鲜明立场不同,许多学者认为二程思想基本精神一致,但在理论形态和强调重点等方面表现出不同倾向。管道中比较早地站在这种立场对二程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在1931年出版的《二程研究》中,在尽量客观地整理资料、公允地对待二程的基础上,对二程性情及治学方法做了比较。此书虽仍停留在只是将二程资料汇编成册的形式,但作为第一本二程专著,有开创之功。英国学者葛瑞汉(A.c.)的《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 学》是第一本外文研究二程的专著,基本上是将重要的语录翻译成英文,归类整理而成,说不 上对二程的哲思有所会通或体系性的消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二程的哲学思想,对于二程思想的异同,他受到 了当时主张二程有所区别的影响,认为正是二程之间差异的资料导致了二程后学之间的尖锐 争论。但他同时强调从兄弟俩思想观点看来,这些差异只不过是强调的侧重有所不同而已。

并且他注意到伊川的见解要比明道在清晰性、系统性方面强得多,因而主张“把伊川的哲学视 为明道哲学的一个发展”【141。日本学者宇野哲人也在其《中国哲学概论》中指出:“在内面的 尊崇敬一事,明道与伊川,固然相同。但在外面的明道崇义,伊川重经验知识,又不得不谓稍异 纠在比较二程思想时坚持了同中有异的立场。韦政通在《中国思想史》中也称:“二程思想并无根本区别,但在许多问题上存有不同。”【l 州因为宇野哲人和韦政通不是专门要比较二程 思想,所以并没有深入展开他们的论述。 劳思光则站在二程思想同中有异的立场比较细致、深刻地讨论了二程思想异同问题。在 《中国哲学史》中,劳思光针对牟宗三的“三系说”提出了“一系说”,视宋明儒学为一个整体。 二程作为第二阶段的开端,开始摆脱“初期理论”以宇宙论为核心的哲学,确立“性即理”的道 德形上学,这是二程思想之同;二程之异,在于二人强调的倾向不同,程颢更强调“性即理”之 “一本之性”,而程颐更强调“性即理”之“万殊之性”。m 陈来也认为二程在本体论上没有根本区别,二程的区别在于境界取向不同。他在其所著的《宋明理学》中说:“二程确有很大不同, 不过程颢并不像后来心学代表陆氏那样强调心即理,更不像明代王阳明那样强调心外无理。

简述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_二程集的二程_二程的哲学思想

他对内向体验的强调主要是基于他所追求的境界与程颐不同。”【l 针对牟宗三将程朱、陆王两派乃至二程尖锐对立起来的思想,唐君毅站在“求其会通”的立场,对二程异同与朱陆异同做了全面考察,努力说明不但“伊川之学本于明道之学”,而且 “朱陆之学亦确有通途”。在他看来,二程在根本精神上并不对立,而是一种继承发展的关系: “至明道之直下言合内外而天人不二之道,以识仁定性,下学上达为教,伊川承之,而重‘敬义 立而德不孤“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旨,更于一心之内外两面分性情,有性情之分以别理气, 更开工夫之内之主敬与外之穷理致知两者以相辅为功,则又将明道之一本之道,重开为二 伊川 之学,初用心在性情理气之际,乃意在承明道之学之‘尽性致命必本于孝悌,穷神知化由 礼乐’OIV【l引李景林则从心性论的角度,对二程思想异同做了细致的分析比较。与唐君毅 48 万方数据 一样,李景林不赞同把心学和理学完全对立起来,主张“儒学精神,本为一原;朱陆之争,亦非 势同水火”。以此立场来看二程,他认为,二程虽于心性论的理论表述形态有所不同,但二程 共同坚持了儒家共同遵守的“心性合一”的精神方向,“都把性理解为在其动态的创造展开活 动中的整体性,亦即‘心’在其体用统一中的精神活动”J,因而二程在根本精神上是相同的。

而二程之异,表现为在实现此“心性合一”的为学工夫和治学人路的不同,大程子倾向于“自明 非互相排斥,而是“互证互体,不可一无”的。而他的《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工夫论之研究》则致力于透过二程不同的道德修养工夫论,寻求相互间的对话会通。他认为,二程兄弟虽 然有气质上和体会上的不同,但对于“修一悟一把持”三元相依的义理格局,则并不相悖。此 书的贡献,在于在承认二程本体论相同的前提下,详尽论证了二程工夫论相容互补关系,对于 我们进一步理解二程异同不无助益。 四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的方法论检讨 对于二程异同,面对同样的材料却得出了几乎完全相左的结论,根本原因在于所采用的方 法不同。用西方的方法和范式整理评判传统学术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研究的普遍情况,也是 中国学术取得进步的重要助缘。但是,以西方哲学模式规范中国哲学,把中国哲学中一些重要 范畴,如儒学的“理”、“性”观念形式化或理式化的做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儒学本来精神的 曲解。主张二程思想根本有所不同的学者,在方法论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过分注重用 西方哲学整理诠释二程思想,而对二程思想范畴在自身的义理系统中的意义顾及不够,其结果 是把二程的一些不同倾向对立起,并加以绝对化,得出了二程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系统的结论。

港台学者虽然在借用西方方法时较能注意儒学自身的特质和义理系统,但就二程研究重镇牟 ‘宗三来说,他的两层存有论显然过多地受了康德的影响,以至于为了彰显儒家打通两层存有论 的优势,只强调儒家“自诚明”的路径,否定和排斥“自明诚”的路径,从而把儒家的两种“互证 互体,不可一无”的为学工夫完全对立起来。本此立场对二程异同所做的判释,当然也就值得 商榷了。 如果说把二程思想完全对立起来的研究,在方法上有“哲学”诠释过度的倾向的话,那么, 根本不对二程思想进行区分,认为两者完全相同,或者即使小有差异,这些差异也无关紧要的 立场,则存在着哲学分析不足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中,或者只是对二程的相关资料加以分类整 理,在判别名词的相同和相似的水平上对二程思想进行比较,缺乏必要的哲学分析;或者虽从 哲学的角度比较二程,但由于同样缺乏对儒学自身义理系统的深入理解,加之借用西方哲学的 方法所表现出的机械性和外在性,使得这些研究并不能从理论上真正阐明二程哲学思想何以 相同,当然也不能圆融地解释二程思想中的同中之异了。 相对而言,主张二程同中有异的学者,多数在使用西方哲学方法时能够注意到儒学自身的 特质;对二程的比较多能从儒学内在的义理系统和历史流变中加以考察。

这样他们既能对二 程进行深入的哲学分析又不背离儒学自身的精神,从而更为符合诠释学的原则。而且,一些学 者坚持“暂舍此后贤对前贤之论,以观此前贤对其更前贤或并世之贤之评论,及其所自言之异 同所在,则当可更见其学术思想所循之道路方向”【211 的态度,自觉按照二程自身的思想脉络和 问题意识进行考察,应该说能更有效地避免先入为主的成见,尤其是以朱陆异同的心态审视二 程思想的干扰,体现了一种更为客观和公允的立场。尽管本此立场和原则对二程的比较研究 尚不够系统和全面,但在中国哲学合法性与中国文化主体性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今天,相信这 ,49 万方数据 些立场和原则在二程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中会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 注释 [1]程颐在谈及自己与兄长思想的关系时说:“盖与明道同”。二程弟子整理的二程思想资料{--程遗 书》一开始便是“二先生语”。朱子在《四书集注》中引用二程之说,亦概称之为“程子日”而不加区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238页。[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 编》第5册,人民出版社,1982,第110页。 [4]李之鉴:《程颢程颐哲学异同论》,《河南师范大学学 [7]蔡仁厚的《宋明理学》对二程的观点及评价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与其师牟宗三的观点丝毫不差。

张德麟的《程明道思想 研究》也明言是顺着牟氏宗三的思路,广搜资料,详加分疏,以期对明道学之研究更能普及与专精。 参见蔡仁厚:《宋明理学》,台湾学生书局,1977;张德麟:《程明道思想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78。 [8]庞万里:《二程哲学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程的哲学思想,1992,第85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1期(1991);《二程本体论要旨探究——从自然论向目的论的展开》,同上第 (1994)。[10]吕思勉:《理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30,第78 [11]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卷4,人民出版社,1984,第572页。 [12]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261 [14](英)葛瑞汉:《中国的两位思想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程德祥译,大象出版社,2004,第36 [15](日)宇野哲人:《中国哲学概论》,王璧如译,台湾正中书局,1970,第4l [16]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友联出版社,1980,第772 [18]陈来:《宋明理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91 [19][2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八字爱好者,台湾学生书局,1984,第4页;第121页。 [20]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 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第437 (责任编辑贾红莲)万方数据

【版权提示】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深入解读易经:哲学、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深入解读易经:哲学、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是一部占卜用书。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便是根植于《易经》。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像当代有人把老子的《道德经》,解读出宇宙大爆炸。夏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伏羲演绎的。

(思想)雷风恒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思想)雷风恒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解读】1、恒卦是下巽上震,亦即“雷风恒”。【译文】《彖传》说:恒卦,就是长久的意思。【解读】1、由“刚上而柔下”一语,可知恒卦由泰卦(地天泰,第十一卦)变来,亦即泰卦的初九与六四换位,使得原本平衡稳定的局面又出现新的契机,亦即六爻皆为阴阳相应。3、《系辞下》并观复卦与恒卦,指出:“复,德之本也。

“太极”是道教思想中的万物本源,万物负阴而抱阳

“太极”是道教思想中的万物本源,万物负阴而抱阳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太极拳理论与道教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道教的理解,其中的“道”就是无极,而“一”是太极,“二”即是阴阳。据说当年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炼之时,在后山看到蛇鹊相斗,他在蛇的身上看到了棉柔的技巧,就此创立了以柔克刚的拳法,称为太极拳。

曾艳兵:卡夫卡创作与老庄哲学的相同或相近之处

曾艳兵:卡夫卡创作与老庄哲学的相同或相近之处

卡夫卡的朋友古斯塔夫雅诺施曾多次谈到卡夫卡对老庄哲学的兴趣和研究。”卡夫卡也许注意到了犹太宗教哲学家布贝尔翻译的《庄子语录和寓言》(1910)中有这样两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earts)。[卡夫卡与老庄哲学]相关文章:1.关于老庄哲学的论文7.黑格尔哲学语录

(每日一题)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

(每日一题)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宗教的精髓内涵及其目的和功能作用,概述了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对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辨析,最后阐述了老庄学说中所包含的至高妙完备、博大精深、最根本的宗教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进行纲领性、旨要性的方式表述的。